從“不敢不會”到積極吹哨
長寧縣“三三”工作法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
“以前,覺得監督身邊人(村干部)有點得罪人,該說的時候怕說、也不好說。后來,聯系我的縣紀委干部陳楷指導我,給我把關、鼓干勁,讓我曉得只有認真履行監督職責,才是‘保護’他們,保護我們的村?!?月15日,正在查看村釀酒專用糯紅高粱秧苗供給情況的宜賓市長寧縣梅白鎮聯合村黨支部副書記、紀檢委員肖洪飛直言。
村紀檢委員能“直起腰桿”大膽開展監督,源于長寧縣紀委監委自2020年6月以來,深入實施的村級紀檢監督“三三”工作法。該工作法旨在解決基層紀檢監察干部不善監督、“熟人社會”不敢監督等難題,通過“三包三強三實”,即“委領導包鎮、鎮紀委包片、委干部包員”“強化隊伍建設、強化身份認同、強化考核激勵”“謀實任務單、培實履職力、辦實滿意事”,全面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推動基層監督走深走實、提質增效。
“感謝你們幫我追回了500多元的醫療保險金?!?月28日,該縣花灘鎮寧春村3組村民龍在華向村紀檢委員王連賢連聲道謝。去年底,群眾兩次指出該村原村干部黃某某代為購買醫療保險未提供票據。王連賢察覺到有隱情,及時與她的“包員”干部、縣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田祖軍溝通,得到專業指導和支持后,向鎮紀委反映,鎮紀委查明黃某某先后收取了7名群眾繳納的醫療保險費1750元用于個人開支,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相關資金全部退還群眾。
該縣像王連賢一樣大膽開展監督工作的村紀檢委員有很多。肖洪飛表示,之前村里的資金使用缺乏規范的報銷流程,通過縣紀委干部的指導,他積極推進,目前村上已基本建立起陽光透明的監督長效機制,如村黨支部書記“三個說清楚”報告制度、村級事務責任倒查制度等。
該縣紀委監委首先對全縣144個村(社區)按照“有一個固定辦公場所、一個信息互通平臺”等“十有”標準,開展紀檢組織規范化建設。在此基礎上,構建起村級紀檢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即采用“三級聯審+末位淘汰”選人機制把好“入口關”,形成干部“可進可出”良性競爭局面;形成村級紀檢干部“日常自學+分享交流”培育模式,促使村級紀檢干部在交流互鑒中強化身份認同;實行“雙評雙考+單列考核”評價機制,提高村級紀檢干部年度“優秀”評選比例,將優秀人才向鎮黨委推薦,強化激勵效果。去年換屆選舉以來,該縣已有近30名村紀檢委員走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等崗位。
“三個實”則是檢驗村紀檢委員履職能力水平的重要一環,既能促使村級紀檢干部照單監督,還將村紀檢委員納入全縣全員培訓計劃,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和研討班,以“送教上門”“以案代訓”“跟班輪訓”等方式,提升履職能力,最終,在定期開展的“做實為民事”評選中,檢驗工作成效。一季度,全縣共評選出24件“群眾滿意事”。
“三三”工作法實施以來,長寧縣紀委監委已開展78批次村級紀檢工作督促指導,開展聯合走訪240余次,全縣村級紀檢委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400余個,提供問題線索28條,鎮紀委據此立案17件,給予黨紀處分10人,給予組織處理7人。去年,該縣紀委監委接收反映村(社區)干部的檢舉控告件、重復舉報件同比分別下降45.9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