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至2日,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在成都舉行。這次全會是在全省上下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黨史學習教育取得顯著成果的新形勢下,在我省步入全面小康社會、“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邁進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連日來,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在全省各界引起強烈反響,產生強烈共鳴。四川各部門干部對全會精神暢所欲言,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中共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區域經濟教研部主任胡雯:
全會是在全省上下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黨史學習教育取得顯著成果的新形勢下,在我省步入全面小康社會、‘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邁進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據12月6日四川日報)
省委省直機關黨??粕绶▽W教研部主任劉偉:
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中,要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把“兩個確立”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轉化為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忠誠信仰,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實際行動。(據12月7日四川日報)
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夏鳳儉:
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我們將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教育引導全省應急管理系統黨員干部和消防指戰員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來;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在災害事故的風險防范、應對處置中擔當作為,大力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據12月3日四川日報)
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胡斌:
黨中央作出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為重點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重大部署,這次省委全會研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并作出《決定》,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將持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大力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據12月6日四川日報)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吳群剛:
全會審議通過的兩個《決定》系統回答了四川新發展階段實現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為今后數年乃至更長時期提供了行動指南;全會把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策源地作為一大發展目標,為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據12月6日四川日報)
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朱家德:
加快推動全會《決定》落實見效,我們將迅速行動,打造四川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綠色地標。一是抓緊制訂相關配套政策的實施細則,促進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爭取國家能耗雙控政策調整盡快落地,為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發展開拓更大空間;三是著力培育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發展良好生態,為建成“一地三區”奠定堅實基礎。(據12月6日四川日報)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鄭備:
在國際發展環境和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變化的當下,減碳以遏制氣候變暖已是世界共同行動,雙碳目標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此背景下,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就是我省落實黨中央關于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而做好“必答題”的關鍵,就是要按照省委全會部署,強化資源環境、研究開發、市場應用、人才培育、開放合作、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產業鏈思維和生態圈理念來推動,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鏈、集約高效的產業發展格局。(據12月8日四川日報)
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偉: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度、廣度和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下一步,我們將抓實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重點幫扶村等工作,抓好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做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據12月3日四川日報)
省大數據中心黨組書記、主任顧紅松:
數字技術可以說是新的技術革命,除了數字產業本身,數字技術能改造提升其他產業,支撐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在新的競爭當中,若不抓住數字經濟的發展先機,就可能落后?!鳖櫦t松表示,全會的部署就是沖鋒號,我們將以實施五大工程為抓手——實施數據中心標桿工程、數據匯聚攻堅工程、網辦能力提升工程、數據要素培育工程、數據安全保障工程,推進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奮力推動我省由數據資源大省向數據價值大省轉變。(據12月8日四川日報)
關于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
阿壩州委書記劉坪:
建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既是中央、省委交給阿壩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歷史賦予阿壩的光榮使命,更是阿壩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下一步,該州將搶抓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的重大機遇,結合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緊扣弘揚偉大長征精神這一主題,自覺從偉大長征精神和阿壩的“紅色家譜”中汲取經驗智慧和前行力量,扎實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同時,深入挖掘革命文物、革命紀念設施蘊含的革命精神和時代價值,加強長征文物和文化資源修繕保護,統籌做好長征主題景區、紀念設施、遺址遺跡保護等建設。(據12月3日四川日報)
巴中市委書記何平:
巴中將加快建設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文化傳承基地,整體提升川陜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及周邊區域,積極推動共建覆蓋西部、縱貫南北、連接中東部的革命老區紅色文旅走廊,不斷提升革命老區知名度、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我們正在積極推動川陜蘇區精神等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讓更多四川印記閃耀“紅色家譜”。(據12月3日四川日報)
廣安市委書記張彤:
目前,小平干部學院二期已開工建設,學院將堅持量質并重,提升培訓內涵深度,著力打造一批高質量的精品課程、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服務管理團隊、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共同把小平干部學院建設成為廣安又一張閃亮新名片。(據12月3日四川日報)
關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
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唐文金:
圍繞“雙碳”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四川的自覺行動、主動作為和現實需要。自覺行動的動力,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為西部經濟大省,四川必須要在做好節能減排、減污降碳基礎上,以高質量發展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全局。
“一地三區”是著眼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的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做出的宏觀布局,對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具體來說,策源地指向強化關鍵核心技術供給和成果轉化應用,為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承載區,通過相關產業集聚發展培育若干區域增長極,更好承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支撐區,重點在于加快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支撐國家“雙碳”目標如期實現;先行區,目的在于發揮我省優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探索綠色轉型發展新路徑作出示范。《決定》對2025年、2030年、2035年我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發展分別提出發展目標。(據12月11日四川日報)
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朱家德:
全球前10強晶硅光伏企業已有5家落戶四川,全省發電設備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且正在加速建設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基地。如能利用既有基礎和清潔能源優勢,乘勢而上培育壯大一批在全國數一數二的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群,將為四川未來發展積蓄新動能、塑造新優勢,進一步提升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和能級。(據12月11日四川日報)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鄭備:
《決定》提到的創新發展方向,就是要強化技術創新和數字賦能。而集聚發展,通過重點區域集中布局、特色園區集約發展、優勢企業集聚壯大,促進清潔能源生產、支撐和應用全鏈條優勢重塑和價值躍升。(據12月11日四川日報)
(排名不分先后)